•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内蒙古五当召国家森林公园

更新时间:2024-03-29

森林公园等级
国家级(2005年建园)
所在地/隶属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北部
包含景点
内蒙古五当召

地理环境

五当召森林公园占地1200公顷,公园海拔为 1000-3000米 ,为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森林公园,拱为着藏传佛教一一黄教三大名寺之一的五当召庙。森林公园内天然林古木参天,松柏林立,灌木丛生,景点繁多,奇观妙景俯拾皆是。

主要景点

庚毗召

庚毗召位于森林公园内的庚皮沟,在五当召正北四公里处。筑于山涧瀑布西侧半山腰,规模不大,有四座经堂,一处活佛府,三个厨房和十四栋住宿房,皆是一层藏式土木结构建筑。这是五当召各学疏毕业者自愿修行之所,也是活佛避暑佳地之一。

根皮沟野狼谷

位于根皮沟,沟深林密,四季色彩斑斓,终年山林翠绿。植被以天然油松为主,胸径多在20厘米以上,下木以茂密的灌木所覆盖,是野生动物主要的栖息地。

吉忽伦图敖包山

吉忽伦图敖包山是森林公园最高峰,海拔2066.7米,位于根皮沟的北部。该山森林茂密,植被盖度高,主要树种以油松、白桦、山榆、大果榆、蒙古栎等为主。该山顶平缓,筑有吉忽伦图敖包,当地牧民和寺内僧众于每年阴历六月十三祭典敖包,其内容也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人畜两旺。这一天人们除了祭典祈福之外,还要举行娱乐活动。

活佛府

活佛府紧靠日本伦独贡东侧山坡台地上,两处建筑高低相差十多米,东科尔、章嘉、甘珠尔三座活佛府相连,四周有厢房门楼圈围,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庭院,环境优雅,尤其东科尔府更是建造精美、装饰豪华,是本召历代活佛的办公处所和住地。房屋套连,正间办公地陈列着历代活佛用具和清政府赏赐及各王公大臣赠送的各种佛像、瓷器、玉器、珠宝等。都是精美的珍贵文物。大厅前廊雕刻着神话人物、二龙戏珠、狮、象等,顶部藻井彩绘着沥粉贴金佛教八宝图案。

阿会独贡

阿会独贡是一座医学和密宗学部的殿堂,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东南靠活佛府。殿内两壁塑的怪石危岩,色彩斑驳,洞龛内彩塑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四大天王庄重威严。正面供奉的释迦牟尼及二弟子,门两侧绘有护法神像,与其紧靠的北侧是苏波盖陵。殿内排列着本召七代活佛骨灰鎏金铜塔。塔为覆钵藏式特点,大小不一,打造精美,上面镶嵌各种宝石。南壁供奉着一尊无量寿佛,手捧宝瓶结跏趺坐,姿态优美。这座陵殿小巧玲珑,前后套连几间小屋,二楼有很小的佛堂及廊台,门廊处有一大转经筒和一排小转经筒,供信徒转经使用。沿五当召沟北行三公里还有一处建于半山的庙宇,称庚毗庙。这里风景极佳,奇峰险峻、丛林茂密、古木参天,山泉潺潺。半山腰原建有数座较小经堂和活佛及十多栋僧舍,是活佛避暑和喇嘛静坐修行的地方。文革中遭到破坏,现已部分修复,以供游人到这里游览。

五当召

五当召是内蒙古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内蒙古地区喇嘛教寺庙中驰名古今,蜚声中外的一座庙宇,是国家级中西部国线景点,中国藏传佛教四大名寺之一。它位于包头市东北54公里的阴山山脉吉忽伦图山的五当沟。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之意。藏名巴达嘎尔。它依山而建,高低错落,主体建筑坐落在两条山沟汇聚的山坡台地上,东西两侧的山麓、平地分布着一些附属建筑和僧舍栋房,两座藏式白塔高高耸立,全部殿宇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寺院分布合理,和谐而统一。远望白色建筑重重叠叠,鳞次栉比。建筑物上棕色的饰带、黑色的小窗、金色的法轮、红色的柱廊,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夺目。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五当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公元749年)重建。主要建筑由六大殿(苏古沁独贡殿、却依拉独贡、洞阔尔独贡、当圪希德独贡、阿会独贡、日木伦独贡)、三座活佛府(东科尔府、甘珠尔府、章嘉府)和一座安放历代活佛骨灰灵塔的苏波盖陵组成。全部房舍二千五百余间,占地三百多亩。五当召建成后一直香火旺盛,信徒云集,最兴盛时期喇嘛有1200多人,在蒙藏地区有很高的声誉,是一座政教合一的寺庙,也是研究藏传佛教、哲学、医学、密宗、天文、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高等学府。

寺内最大的建筑苏古沁独贡,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位于寺院最前部,高三层,占地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殿内有八十根方柱,上部雕刻和彩绘着各种花纹图案,外裹云龙图案的栽绒地毯。地上排列着数十排座榻,上铺藏式地毯。四壁满绘释迦牟尼佛传故事和各种护法神像。顶部挂着各色幡幔,殿内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全殿可容纳千余喇嘛在此集会诵经。二、三楼殿堂图壁画,极为珍贵。

却依拉独贡并列于苏古沁西侧,其面积仅小于苏古沁独贡,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此殿为专门研究佛教哲学学部,殿内供奉本召最大的铜制弥勒佛,高达十米,为黄铜分铸焊接制成。弥勒佛戴五叶宝冠,装饰华丽,端坐于须弥宝座上,手作说法印。木雕、彩绘的背光雕刻着卷草、火焰纹饰,颇为精美。

沿着四元的曲折台阶而上是洞阔尔独贡,高居全寺之中,其它建筑均以殿为中心,殿后部分墙体涂以黄色故俗称黄庙。这座殿堂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五当召早期建筑。门楣上悬挂着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乾隆帝赐名的“广觉寺”匾额,这里是讲授天文、历法、数学的学部,也称时轮数学院。殿内前后厅满绘壁画、装饰考究。殿前宽敞的讲经台是喇嘛讲经、辨经的场所。

五当召既是一处整体的建筑群,同时,每处殿堂建筑,又可独立成景。附属的建筑虽内外装饰不及佛殿考究,但有的建筑规模却超出殿堂。在内蒙古现存几十座明清寺院里,五当召建筑独具特色,成为塞外一座著名寺院。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AAAA”级旅游景区。

资源情况

植被垂直分布

森林公园正处于半干旱的典型草原地带内,山地南坡的植被呈现森林、灌丛、草原景观。自下而上有三个垂直带组成,即山地草原带、山地森林灌丛带和山地草甸带。

①山地草原带

在南麓分布于海拔1100—2100米之间(阴坡),与1100—1400米(阳坡)的山麓地带,主要由石生针茅—冷蒿、本氏针茅—百里香草原群落和百里香群落所组成。在干燥、石质阳坡还有白莲蒿群落分布。

②山地森林灌丛带

阴坡见于海拔1200—2100米之间,阳坡为1400—1900米,阴坡1300米以下,主要分布着虎榛子、土庄绣线菊、三裂绣线菊、柄扁桃等中生灌丛及稀疏的杜松林;在干燥、石质的阳坡分布着白莲蒿群落。海拔1300—1700米的阴坡、半阴坡为油松林与油松—侧柏、油松—杜松混交林及辽东栎林,其上并有白桦林和白桦—山杨林,阳坡以线叶菊杂类草草原为主。

③山地草甸带

分布在海拔2100米以上的山地顶部,主要为早熟禾和杂类草组成的山地禾草草甸。在海拔不超过2000米的山地,山地顶部一般多为线叶菊杂类草山地草甸草原。

山地北麓植被比较简单,除山地海拔高处阴坡有小片杨、桦林分布外,基本上为草原,上部以羊茅和线叶菊山地草原为主,下部(在海拔1600米以下)为克氏针茅草原植被,这类草原向北逐渐过渡到蒙古高平原上的地带性典型草原或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草原植被

草原植被的明显特点是普遍具有旱生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体表面强烈缩小,如叶呈狭线形、内卷、气孔内陷或叶形变小以减少蒸腾。繁殖方式通常以营养繁殖为主。

草原植被在本区所出现的群落类型是相当丰富多样。有本氏针茅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石生针茅、羊茅草原、线叶菊草原和羊草草原等。主要类型:

本氏针茅

该类型不多,组成不复杂。建群种有本氏针茅、短花针茅、糙隐子草、无芒隐子草、冰草和沙芦草等,优势种达乌里胡枝子。禾草层片中其它种类很少,杂类草层片中的一些种,多以伴生种出现,有阿尔泰狗哇花、糙叶黄芪、阿氏旋花、山苦菜、狭叶米口袋、砂珍棘豆、远志和狼毒等。一年生杂类草层片中有栉叶蒿和车前等。半灌木层片比较发达,除优势达乌里胡枝子之外还有冷蒿、白莲蒿和百里香。

线叶菊草原

线叶菊草原种类丰富,结构比较复杂,季相华丽。草群的成层性不明显,可区分为三个草本层。第一层通常由高大的禾草和杂类草组成,代表植物有地榆、黄花菜、细叶百合及贝加尔针茅等。第二层比较发达,主要由建群种—线叶菊构成,处于同层大量的杂类草有多种白头翁、柴胡、防风、黄岑等。本层的植物主要是夏季开花植物,少部分为春季开花植物。第三层一般由矮生的杂类草植物构成,成分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委陵菜属、棘豆属以及百里香等。

山地森林植被森林公园的山地森林类型是以下绿阔叶林为主,代表性的群系是辽东栎林,其次是次生的山杨、白桦林及椴树林,油松林只在五当召庙宇附近受到保护的地方尚有残存的片段,杜松是山地阳坡散生的针叶树种,有时也可形成稀疏的林分。

辽东栎林

辽东栎林(Form. Quercus liaotungensis) 辽东栎在森林公园一般不形成纯林,常与白桦、山杨、蒙椴等混生成林,或与油松组成针阔混交林。林下土壤发育为生草灰化棕色森林土,一般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阴坡和半阴坡。下木主要有三裂绣线菊、土庄绣线菊、胡枝子、虎榛子等,草本植物有苔草、早熟禾、大油芒、地榆、黄精、玉竹、蒿类等。有许多辽东栎因多次砍伐已退化成为萌生的矮林,其外貌与群落组成均与山地中生灌丛相似。

油松林

油松林(Form.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暖温带山地广泛出现的常绿针叶林,在内蒙古仅限于阴山山脉的大兴安岭最南部的黄岗梁一线以南的各山地。这也是油松分布区的北端,其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华北夏绿阔叶林区及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地与丘陵;分布区的南界在淮河流域的山地和秦巴山区,它与马尾松在亚热带的广泛分布相衔接,东面到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千山山地则为赤松所代替。因此,油松应属于东亚区系的华北成分。

油松分布于海拔1300-1700米的阴坡、半阴坡。多为庙宇保护残存的小片林,如哈拉沁沟老爷庙西坡、喇嘛庙、五当召等处均有分布。有些为油松纯林,也有些是油松和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的混交林,并有蒙椴(Tilia mongolica)少量混生,森林公园内的油松林为纯林。典型地段,林木组成为6松、3栎、1椴,郁闭度可达0.6左右,灌木层发育一般,多呈团块状,可见到三裂绣线菊、土庄绣线菊、胡枝子、虎榛子、山刺玫、辽宁山楂、栒子等,草本植物主要是苔草,其次可见玉竹、北苍术、凤毛菊、白莲蒿、唐松草等,和冀北山地油松林很相似。根据油松的习性和历史的记载,森林公园内油松林分布面积较大,但由于油松系阳性树种,多分布于海拔较低、山地平缓的坡地(包括一部分阳坡、半阳坡),便于采伐,历史上遭受严重破环,至解放前已残存无几。解放后,由于封山育林,才使其有所恢复。

山地中生灌丛

山地中生灌丛多属次生性植被,主要类型有:三裂绣线菊灌丛、虎榛子灌丛、黄刺梅灌丛、柄扁桃灌丛、以及杂木灌丛等。这些灌丛在山地植被组合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虎榛子灌丛(Form.Ostryopsis davidiana) 虎榛子灌丛分布的生境多为石质山坡,伴生主要灌木有土庄绣线菊、三裂绣线菊等。分布于中山地带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条件下,郁闭度0.7—0.8,盖度达80%以上。灌丛下植物生长茂盛,绝大部分为中生成分,如苔草、山丹、野豌豆、地榆、铃兰、黄精、藜芦、歪头菜、龙牙草、野罂粟等,分布于低山带的灌丛,有大量草原成分侵入,如线叶菊、白莲蒿、冷蒿、柴胡、细叶远志、多叶棘豆、华北鸦葱等杂类草,还有贝加尔针茅、糙隐子草、冰草、羊草等禾草。

其中三裂绣线菊灌丛(Eorm.spiraeatrilobata) 属华北区系成分的种,在本区多出现在1500米左右的石质山地阳坡,海拔下降至1300米以下,则转到半阳坡至阴坡。灌丛郁闭度不高,约 0.3-0.5,高度30-50厘米,混生在一起的有土庄绣线菊,黄刺梅、栒子、鼠李等,其下草本多为山地草原成分,如线叶菊、贝加尔针茅、溚草、隐子草、苔草、柴胡、防风等,半灌木的白莲蒿常成局部优势,草本层盖度小于30%。

3、动物经初步调查显示,森林公园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18种,隶属24目55科123属,其中兽类有33种,隶属6目12科;鸟类有173种,隶属15目37科89属;两栖爬行类有12种,隶属3目6科8属。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4种。

稠李子树

与洞阔尔独贡相连的西侧是当圪希德独贡,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俗称“训服殿”。是本召的护法神殿,殿内供奉着大威德金刚、怖畏金刚、胜乐金刚、吉祥天母等九尊彩塑护法神,面目狰狞可畏、多头多臂、手掌各种法器,看后令人毛骨悚然。而本召建造年代最晚的日本伦独贡,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位于护法神殿后边西北高耸的山坡上,为教义戒律学部。内供高九米的格鲁派祖师宗喀巴铜像,左右较小是其弟子甲曹杰与克主杰塑像。两侧木龛内有一千尊同模而成的宗喀巴塑像。二楼凸起的天窗即可容纳高大的塑像,又可采纳光线,显示了独具匠心的藏式佛寺建筑特点。

旅游服务

外部交通110G线高速路和210G线一级公路与森林公园擦肩而过,可作为进出森林公园的主要干线。距森林公园最近的铁路枢纽站包头东站约为40公里,距森林公园最近的飞机场为包头飞机场约为40公里。包头东站是贯穿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铁路大动脉,可以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宁波、武汉、银川、兰州、西安、太原、成都等国内大中城市;已开通北京、上海、温州、广州、武汉、西安等城市的定期航班。

内部交通森林公园内部,以五当召为中心,辐射各景区、景点,现有道路基本完善,(但尚需维修升级),总里程达到50多公里。

民俗文化

宗教节日

五当召每年有许多大小宗教节日,但最为隆重和有影响的是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小月为二十四日)至八月初一的“嘛呢法会”,法会期间远近信徒云集在这里,全寺喇嘛在苏古沁独贵昼夜诵念“嘛呢经”,一周内连续不断。每日下午六点多钟喇嘛手拿各种法乐,鼓号齐鸣,信徒相随砖庙几周,祈降福运。现在嘛呢法会往往与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共同举办传统的赛马、摔跤、射箭等文体活动。

喇嘛教

当地喇嘛教属宗喀巴所创立的喇嘛教黄教派系,是境内蒙古民族普遍信仰的一个教。阿拉坦汗时期传入当地,后得以广泛传播。到清乾隆年间境内喇嘛教传播规模达到鼎盛期。

清乾隆十四年(1750年)以后,境内先后建起较大寺院有广觉寺(俗称五当召)、广灵寺(俗称蛮庆召),莫尔根召等。到清嘉庆年间,境内黄教喇嘛达1400余人。从清嘉庆年间,到民国38年的150余年中,除莫尔根召、小召子于民国15年(1926年)被土匪放火烧毁外,广觉寺、广灵寺一直香火鼎盛。尤其广觉寺,是政教合一特殊机构。该寺庙占有大量土地、牲畜,经济基础十分雄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对广觉寺进行重点保护。

喇嘛黄教的主要经典是甘珠尔经和丹珠尔经。主要宗教观为回轮学说和宗喀巴创立的活佛转理论。教徒平时除诵背本教经典外,还频繁地举行各种经会。对本教的国师、本寺的历代活佛进行纪念,并对本教哲学思想进行研讨、答辩。之外,教徒们也学一些雕塑、绘画、时轮、数学等艺术和自然科学。境内大多数喇嘛对本教繁杂的经典论释,只能择共要旨,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只有极少数喇嘛能通览修习,但真正达到精深造诣是极困难的。

脑包神被视作黄教喇嘛的保护神。境内凡召庙周围的山顶、山口、道路岔口等处可见脑包。喇嘛也称嘛呢堆,喇嘛们过脑包时顺转一周,添加一些石块,放置马鬃等物品,以积公德。

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境内及毗邻地区黄教喇嘛,要到广觉寺祭祀庙北的庚毗大脑包。祭前,先在脑包上插幡(又称嘛呢旗),幡用白布或彩纸制成,上书“六字真言”或其它经文,周围饰挂各色哈达。天蒙蒙亮时,喇嘛们带上铜锅、铜壶、香料、经卷、羊肉、清水、砖茶、鲜奶等,骑马或步行到大脑包。刚过卯时,祭祀开始。首先在脑包神前焚香台上点燃大捆草香,把丰盛的祭品、供具摆放在脑包前台基上。祭品五光十色耀眼夺目。烧香完毕,由主祭大喇嘛在脑包神位前向四方及上方洒清水,作跪拜念经,其它喇嘛分跪两旁,手持经卷拨动念珠,随大喇嘛诵经,后面是参加祭祀人群。念过头遍经,便吹打法乐。而后,喇嘛们便围座神位前再含几遍祭祀经和108遍“六字真言”,祝顺一年神灵保佑,万事通顺。祭祀仪式结束后,众人便烧起柴火,煮奶茶、烤羊 肉,饮酒谈笑。并开展赛马、摔跤、射箭等活动,场面红火热闹,直到下午尽欢而归。

这种祭祀活动延续至今,只是祭祀规模和认真程度不及从前。

服饰

由于公园所在地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千百年来,铸就了当地人民勤劳勇敢、质朴耿介的地域人格,形成了特有的社会习尚和风土人情,造就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当地蒙古族清初以前服饰与游牧生活相适应,喜穿长袍,穿为衣,脱为被,骑乘护膝盖。与其它地区蒙古族服饰基本相同。

饮食

猪、牛、羊肉为蒙古族传统肉食品。每年农历五月后草茂羊肥开始宰杀,但随宰随食。初冬小雪后,天气转寒,牲畜膘情好,进行一次集中宰杀,备足冬春肉食,俗称“卧羊”,蒙古族肉食品通常吃法有全羊席、手扒肉、烤、炖、涮火锅等。

婚俗

当地的蒙古族婚俗,既保留本民族传统习俗,又吸收汉、满族部分礼节,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礼仪程序。

订亲: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男方父母暗地里相女方身材容貌,认为可以,便央媒人带领儿子前去求亲。如女方父母同意,便设宴款待,宴席上双方商讨订亲日期。订亲时,男方给女方“四合礼”,即酒、肉、粉条、面粉。

娶亲:娶亲前3天,男方须把大“四合礼”送到女家,女方陪送妆奁、首饰、四季服装,但女方不要财礼钱。娶亲时男方出动两辆车,小车子接人,大车拉嫁妆。随车娶亲去7人,1名押车小姑娘,2名车夫,新郎与1名陪郎,2名“胡答”(男方直系亲属)。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1002821号-2 yunhuoche.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